第一卷 小元霸 第二百六十七章 这玉玺朕不要-《布衣首辅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「王卿,汝熟知典故,以往可有皇室与外藩通婚的前例?」赵拓问。

    「陛下,往远了说,东晋孝武帝司马耀之母李陵容便是昆仑奴。

    再看唐朝,英明如太

    宗李世民,其祖母独孤氏、母窦氏、皇后长孙氏无一不是胡人血统。.

    即便本朝,太祖皇帝、太宗皇帝身边都曾有交趾、朝鲜妃嫔,太宗皇帝第七子封肃王,其侧妃即出自克尔各部。

    故而臣以为皇家、宗室与内藩、外藩通婚事早有先例,只是习惯上不立为皇后、正妃即可。」王甘引经据典说得韩谓哑口无言,郑寿暗自摇摇头。

    「如何?王卿为礼部尚书,熟悉典故律条,朕以为奏对甚善,从此便援为永例吧!」在臣子们的唱颂中,赵拓非常满意。

    今天他要达到的目的,想获得的尊荣一点没少,并且在驳回韩谓之后,皇帝的权威肯定在众臣心中又增强了几分。

    走出垂拱殿,郑寿来到韩谓身后低低地埋怨:「首辅今日怎么了,一次次急着出头?你看谢某装聋作哑一言不发,你这时跳出来阻拦陛下,又是在外藩当面,何其不智?」

    「我若不说话,明日那乌拉部就会塞进来个娘娘你信不信?」韩谓争辩。

    「那又如何?」郑寿摇头:「就算他封个贵妃,难道不好么?天下人都会看到、知道自己的皇帝封了个厄古人高高在上,自然会有说话的人,你着什么急非要犯颜直谏?

    万一为此和陛下顶牛,阁下不做这个首辅也罢,我等一众荆湖官员如何自处?」

    「我若得罪了陛下自领其罪,又关汝等何事?」韩谓梗着脖子不服。

    「你忘了,襄王被废,世子改封彭王迁居昌邑!这时候咱们还不夹着尾巴做人,难道还送上门去招人家烦?」他见对方不语,叹口气:

    「我等皆以公马首是瞻,公若失蹄……。望公今后切切不可因一己好恶而开口,切切呵!」说完供拱手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这时在台基的另一侧,谢敏洪和费劲等几个江南籍官员一起说话。当有人说起陛下没有收那枚玉玺殊为可惜时,谢敏洪微笑着转头看向费劲:「又来(费劲字)老弟,你怎么看此事?」

    「陛下高明!」

    「哦,此话怎讲?」

    「这块玉玺是个宝,草原诸部谁不想要?

    哪个拿到手就代表着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,把持厄古大汗逼其它各部低头,又或者行那孙吴割据般的故事。

    但它又是个烫手的山芋,因为各部都会将矛头掉转,实力不够的很快就会被削弱甚至吞并,就如乌拉部现在被太师托必古操弄那样。

    陛下不要玉玺,是将这宝贝留给乌拉。

    托必古这两年发展甚快,玉玺留在乌拉看上去是陛下承认了乞蔑儿的汗位,甚至通过他影响、控制草原,但其实也是给乌拉带来了所有的敌人。

    活还是死,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。所以说,陛下英明!」

    「原来如此!」众人恍然。谢敏洪嘴角微微上翘,点拨似地告诉大家:「看事物不要看表面,而要看实质。就如同看书要能读懂纸面下面的字,是一个道理。」

    崔业(大理寺右少卿)和扬中(工部左侍郎)、孙凎(吏部左侍郎)三个走在一起,他们是新进崛起的「青壮派」代表。

    听了费劲的评价,崔业问:「二位,你们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不?」

    「莫在私下议论,免惹是非。」孙凎用眼往两边扫扫:「这里人多眼杂,不是说话处。咱们且出去以后找个僻静场所细说。」

    「陛下英明呵,」扬中发出感慨,看看二人的目光笑起来:「他这句倒是说对了,陛下年龄不大,但最近两年处理政务的情况看确实英明之君也!

    你们看《议立矿山生产保障法》、《议诸州府团练组织、训练与使用》、《议官军兵器、被服民间工厂营造》、《议民间商会、会社出资、组织与经营办

    法》、《议港口开放与海关设立办法》……。

    这一项项都是前所未闻,但非常实用的举措。

    我就纳闷了,陛下从哪里知道这么多、懂得这么多的呢?唉,不管怎么说,咱们恐怕是遇到明君喽!」

    「是呀,所以二杨那样的女干臣才在朝堂呆不下去!」崔业咧开大嘴笑。

    「嘘……!」孙凎做个禁言的动作。

    「呃,我说错了么?那好吧,咱们且看着,这朝中的女干臣是不是越来越少……。」

    「嘘、嘘、嘘……!」孙凎几乎气急败坏。扬中和崔业对视一眼,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「觉得写得还说得过去的,给投张月票或者推荐票呗!谢谢」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