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6章 社会的根源性问题-《初唐小闲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简单来说,李让说的招不到生员,不是百姓们不愿送自家的子弟上学,而是因为百姓们负担不起。

    朝廷可以广建官学,可以寻到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去各地官学作为学政,去教授百姓的孩子读书认字,也可以将印刷好的书本免费发放给寻常百姓家的子弟。

    这些事情,朝廷责无旁贷。

    而以大唐如今的财政情况,想做到这些事情虽然有一定的难度,但满朝文武勒一勒裤腰带,却也勉强能够做到。

    可读书不是一个单方面的事情。

    尽管朝廷施行义务教育,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优厚的条件。

    但百姓们还是负担不起。

    这里说的负担不起,就是字面上的意思。

    大唐的孩子,四五岁就下地帮忙干活的比比皆是,再不济还能在家中煮煮饭喂喂猪。

    而一旦将孩子送去学堂上学,家中白白损失一个劳动力不说,还得免费供他吃饭。

    现在可不是粮食大富余的时代。

    一个寻常家庭,想要供养一个吃白饭无产出的人十几年,光是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更别说大唐许多家庭还不止一个孩子。

    要是送一个去上学,那剩下的孩子怎么办?

    要是都送去上学,那这个家庭基本上也就毁了。

    再者,书籍,老师,朝廷可以提供,但笔墨纸砚之类的学学问需要用到的东西,还得学子自己花钱买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,可都不便宜。

    对于大唐绝大多数寻常百姓来说,可能存一年的钱,都置办不了一套好的笔墨纸砚。

    这些,都是百姓们要投入的东西。

    退一万步说,就算百姓们能够咬咬牙投入这些成本,谁又能保证他们这些投入一定有回报呢?

    谁能保证他们的孩子一定会成才呢?

    颜师古不敢保证,李世民也不敢,甚至朝廷也保证不了。

    所以,建立官学,真正的难点,归根结底还是在社会生产力上面。

    社会生产力无法提高,百姓们就不敢赌,因为成本太高了!

    想明白其中关节之后,颜师古不由得有些颓然的坐回锦兀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